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在基层——HFUTers的实践日常

合肥工业大学团委 合肥工业大学团委 2022-08-08


三下乡投稿合集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合肥校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及以上重点团队共计150支,其中国家级10支,省级30支,校级110支。

 炎炎夏日,工大学子不惧困难,不畏疫情。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在汗水中,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将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奉献在全国各地。

目前我们已经陆续收到团队投稿,后续每一期将投放三篇三下乡稿件以供交流学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寻兵团精神' 赓续红色历史基因实践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历史基因。7月25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探寻兵团精神,赓续红色历史基因”实践团来到“戈壁明珠”石河子市,通过实地走访,重走军垦路、访谈对话军垦人等实践形式探寻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

广大兵团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转业”,形成“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这里,“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的王震将军,细腻柔情的“戈壁母亲”金茂芳等军垦人在兵团各条战线发挥着聪明才智,用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青春热血奉献给祖国边疆的军垦事业。除了内容详实的发展史展览外,团队在归国博士陈宇奇个人出资创办的军垦二代博物馆中强烈感受到军垦人对于新疆故土的驰骋与热爱,博物馆内生动再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艰苦的实际生产、生活场景。

走进军垦第一连,仿佛掀开了历史画卷,诉说着无数军垦儿女永垂不朽的功绩。在这样高强度劳作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垦荒战士们要肩负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和保卫新疆稳定的战斗任务。白天生产,晚上站岗,一手拿镐,一手端枪,用汗水和生命在这片亘古荒原上一步步建起城市。

在周总理纪念馆内有这样一行字:“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这是周恩来总理考察石河子垦区时说的一句话,正是这样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给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石河子干部职工和上海支边青年打了一剂强心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身为青年党员要学习老党员、老军垦的伟大兵团精神,增强理想信念和奉献意识,以青春之光,添祖国之荣,照亮追梦之路。参观完毕后,团队党员在周总理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唤醒入党初心,坚定无悔!

“那些军垦第一代的老兵们,他们已经老的脑袋糊涂了,谁也不认识了,但一看到王震将军的画像,他们便敬军礼说道‘王震将军,您交给我们的使命完成了’”。不识天下人,犹记将军像,这是第二代军垦人张娟同志在被团队采访时回忆的情景。与军垦楷模的对话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深刻体现了军垦人将兵团精神变为习惯、融入灵魂。

在这里,团队成员进一步深化了对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坚定了在新时代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实际作用的信心,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实践团通过此次探寻兵团精神实践活动,增强了对兵团精神的了解,并将进一步扩展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中的辐射范围,为促进十四五时期新疆工作凝聚更多青年力量,以兵团精神激发青年学子勇担使命,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际行动扎根广大基层农村和祖国边陲,积极投身西部计划,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助力乡村振兴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团队成员参观周总理纪念馆

军垦第一连内的地窝子

团队成员与马兰同志聊军垦故事


机械工程学院 "赴金寨县'邮说'赤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实践团"


小小方寸间,一片赤子心,邮票不仅仅是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也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既具有邮政价值,也具有收藏价值。机械工程学院赴金寨县“‘邮说’赤色故事,发扬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希望从邮票出发,在革命老区金寨县,探寻那个年代留下的珍贵记忆。7月23日,该团队中两人先于大部队前往金寨县,规划行程,敲定活动细节。25日全部成员正式抵达了金寨县并开始实践调研。经过了崎岖的山路,穿过了跨江大桥,该团队第一站是汤家汇镇,当地保留了完好的苏维埃政府旧址,并且拥有全国第一所苏区红色邮政局。邮局虽小,但邮局中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无不向来人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7月26日,该团队到达了红军广场中的红军纪念堂,这里陈列着上百位革命战士的遗像,其中有曾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袁文波同志。红军纪念堂中陈列的战士遗像仅仅是少数的,更多的战士牺牲之后只留下了姓名被写入花名册,甚至还有很多战士悄无声息的离去了。在采访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时,金寨县的革命运动是贯穿于整个革命历史时期的,同时牺牲也是巨大的,整个金寨县为了革命牺牲了十万战士,为全县百分之四十的人口。7月27日,该团队开始了金寨之行的最后一个站点——革命博物馆的调研学习。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热土一抔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也来到金寨,面对金寨人民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金寨是红军的摇篮,是将军的故乡,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面对着战士们的遗物,学习着各大战役的细节,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亲眼目睹了革命先辈们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革命博物馆,该团队还和另外一支团队——上海电力大学偶遇,并共同完成了调研学习工作。他们一同采访了博物馆的馆长,从各个角度向他询问了很多问题。我们团队从“红色文化走出去”这一方面入手,了解到金寨县为了更好的向外输送红色文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缮了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同时红绿蓝三个方面相结合,以红色文化为指导,关注绿水青山,注意创新的方式方法。这样一份忠于职守,赤胆忠心的红色精神深深地震撼到大家。大家应当继承先辈们的红色精神,艰苦奋斗,服务人民,同时还应该关注红色文化传承,为红色文化走出家乡进一份力,使红色文化传播的更远。
团队成员瞻仰革命战士照片墙

团队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就红色文化传承等问题采访博物馆馆长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走读老城 触摸历史---西平门社区'小巷总理'国情社情观察实践团"


每一座城都有老建筑,它们没有眼睛,却见证着这座城的风云变化;它们不会说话,又诉说着这座城的历史故事。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赴西平门社区“小巷总理”国情社情观察团在西平门社区的支持下,于三孝口街道开展了题为“走读老城,触摸历史”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走上街头,观察老建筑的方式,学习历史故事,汲取精神力量,让党史学习“活起来”。“今天要走很多地方,只要能坚持下来,收获一定不小!”学习团负责人戚亮一边展开手中的队旗一边鼓励着面前的队员,虽然活动还没开始,但每一个人都显得迫不急待,热情地讨论着事先查阅好的资料,其中以队内的讲解员李季垚最为活跃,为了这次活动,他做了大量的准备,不仅了解了路线上老建筑的历史故事,更是将这些故事与整个中国的历史结合在一起,编成了讲解稿。从安庆路、金寨路、红星路、人民巷再到霍邱路,从西平门党群服务中心、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博物馆、先锋悦书房再到城隍庙。一个个地名在历史中熠熠闪光,德胜门见证了合肥保卫战的惨烈,合肥县衙见证了合肥的和平解放,十棵椿见证了合肥城内第一个党小组的诞生。学习队伍的成员走在老城的路上,心神却随着讲解员的诉说畅游在那一段峥嵘岁月。也有学识渊博一些的老人拿个小扇子在树下乘凉,听到建筑后的历史时站起身询问学习团的来处,随后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和那段历史的渊源,听到这些前所未闻的故事,队伍内的所有人都对这伟大的平凡人肃然起敬。历史波澜壮阔,初心愈久弥坚,老建筑与新建筑的对比与交融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学习团全体成员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十棵椿”附近讲解员介绍历史

讲解员为学习团成员解读历史

学习团偶遇老党员倾听她的故事


三下乡持续征稿中...欢迎大家持续向合肥工业大学校团委公众号投稿自己的实践成果,优秀稿件将有机会获得小鸿鹄精美文创产品。
题材内容:
  1.  青春向党篇章。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返家乡实践调研、体验基层群众工作、“我为群众办实事” 、“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等。

  2.  青春出彩篇章。围绕三下乡主题,记录参与返乡实践的亲身经历、精彩瞬间,表达大学生心系祖国、服务人民的深厚情感,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

  3. 青春感悟篇章。围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主题,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引,讲述个人在投身火热的返乡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心得、体会、感想、收获和贡献等。

    投稿联系方式:    赵慧颖:2104500397(QQ)    于   童:1812916509(QQ)


往期回顾

一份特别的礼物!让国旗高扬在工大人的心中!

致2021级新生的 一封信

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对手


文章 | 投稿团队

排版 | 唐董

图片 | 投稿团队

责编 | 赵玙璐 王欣宇



发现“赞”和“在看”了吗,戳戳我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